1、4500m如果是4500mm,计算方法如下 314*0021*45*n=542 n=1827 再乘以安全系数125 N=2284根。
2、但是缺点就是壳体很难清洗,而且当管束制造完成后也会有一定的温差应力另外一种就是浮头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一段管板是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的,另外一块管板可以随意的自由移动,因此温差应力也少了许多最后一种就是“u”型管式,这种换热器是将换热管造型成“U”型,然后壳体与换热器分开,这样;1目前,国内电厂300MW600MW及以上机组中高压加热器换热管选用的材质主要有SA556C215D3SA556B2不锈钢SA688TP304等其中SA556C2使用最普遍,因此对这些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使用条件作以下说明115D3是法国钢管标准NFA49215中的一个钢号,其合金元素只有Mo,平均含量为0 30%,其它的。
3、管板硬度应当大于换热管的硬度换热管与管板的材料应有适当的硬度差,管板硬度应当大于换热管的硬度,其差值最好达到hb30以上,否则胀接后管子的回弹量接近或大于管板的回弹量而造成胀接接头不紧胀接的原理是胀接时硬度较低的管子产生塑性变形,而硬度较高的管板产生弹性变形,胀接后塑性变形的管子;管壳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如下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管束和管板组成壳体是换热器的主体,通常由钢板制成,内部填充了流体管束则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金属管组成,这些金属管被称为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与壳体相连,被称为固定端,另一端则插入壳体的管板上,这些管板通常通过螺母与换热管紧密连接在换热。
4、2 浮头式 浮头式热交换器的特点是一端管板固定,另一端可以自由移动,这样壳体和管束的热膨胀可以自由进行,从而避免了温差应力的产生浮头式换热器通常可以拆卸,便于管束的清洗和检修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对密封性能的要求也较高3 “U”型管式 U型管式热交换器将换热管弯曲成U型,两端固定在;U形管式换热器是将换热管炜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由于壳体和换热管分开,换热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由于介质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U形管换热器只有一块管板,没有浮头,结构比较简单管束可以自由的抽出和装入,方便清洗,具有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但由于换热管做成半径不等的U形弯,最外层换热管损坏后可以更换外。
5、罐体容积一般只起到承压盛水的作用,不起到换热效果的目的,管束随着使用日期的长久,往往水垢等导致传热效率,水加热效果降低,这时,只要更换一个新的管束即可恢复换热效果,进而再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容积式换热器盘管管束更换图 2如何更换管束 首先要根据原有设备的铭牌或图纸,确认换热管束的传热;这个不能简单的说怎么这么算的,重要的是看你的换热器的结构,看看你的管程壳程是怎么个样子的,换热的液体啊还是气体啊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流体流动状态是什么样子的,根据这些算出总传热系数,影响总传热系数的因素很多,要写这个就一大堆,而且还说不明白,一般的总传热系数都是计算加经验得出来的;浮头式换热器的这种结构可以用在管束和壳体有较大温差的工况管束和壳体的清洗和检修较为方便,但它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对密封的要求也比较高“U”型管式 U形管式换热器是将换热管炜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由于壳体和换热管分开,换热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由于介质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U。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