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 B代表前端管箱型式代号,E为壳体型式代号,S代表后端结构型式代号500表示换热器公称直径,25代表管程壳程设计压力压力相等时只写管程压力值,25代表换热器公称换热面积,325表示公称长度和换热管外径,4I表示4管程,I级换热器;管程压降Pt 3200 Pa壳层压降Ps 5400 Pa第四章 换热管图见附图第四章 流程图见附图第四章 设计评述 通过分析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与阻力性能特点,说明在采用能量系数KN来评 价强化传热时,应更着眼于提高其换热性能本设计中, KN=00669 满足要求,性能良好本设计通过对面积校核,压降校核,等。
900是通径 16是压力是16公斤的 4是4管程 这个换热器垫是带筋的有问题++049,其实这个规格前面还应该有字母的,字母有 G C W F T G是管箱垫片 C 是管箱侧垫片 W 是外头盖垫片 F 是浮头垫片 T是头盖垫片,标准的描述例如“G13900164 JBT471992。
四管程换热器走向
图是朋友提供的,看一下是不是这种图 或者hi我具体看看图,看好ok。
GB151上有,B封头管箱,E单程壳体,S钩圈式浮头,即钩圈式浮头式换热器,圆筒直径为700mm,管程设计压力为16MPa,换热管的公称长度为6m,换热管的外径为20mm,换热管级别为 I级,四管程的换热器单壳程。
换热器由4管程改为2管程,主要的变化就是管程内的介质流速减小,阻力损失也降低,而且因为冷热介质接触几率减少,虽然换热面积不变,但是传热系数会大大降低,所以减少管程数后换热效果会变差。
管程流体每流过一组换热管,称为一个管程几组换热管就称为几管程多管程换热器是在换热器的一端或两端的管箱内设置一个或若干个隔板,使流体每次只流过换热器中的一组换热管,最后由出口流出换热器固定管扳式换热器有单管程和多管程两种结构型式当管程数为偶数时,管程流体的出入口均安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