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或13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比例为12或13,即热交换管的直径为外壳直径的12或13较小的管径比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流体的压降和阻力,增加设备成本。
在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壳体直径时,有几种常用的无缝管系列直径可供参考,外径包括219毫米273毫米325毫米377毫米426毫米以及516毫米此外,还有卷管系列,内径选择更为丰富,包括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700毫米800毫米900毫米和1000毫米等。
如采用19*2的钢管作为换热管,U型管列管换热器直径400,应该是排列68支,而不是69支如采用19*2的钢管作为换热管,U型管列管换热器内直径400,68支,长度3米的情况下,换热面积是238平方该规格工艺参数见冷换设备工艺计算手册P65页 参考资料html。
先算总换热需要,再算内外两介质的传热系数和管壁的传热系数,然后根据换热面积决定管数和管径,其中管径是有规范的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形式主要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和转角正三角形转角正。
在GB151的部分,对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排布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换热管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换热管外径的125倍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换热器内部流体流动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整体的热交换效率根据这一标准,不同直径的换热管对应的具体中心距离如下直径10毫米的换热管,其中心距宜为13。
这个我以前设计过,我是学化工的,你这个设计,冷热流体都是水是么具体过程我想你的书上都有吧,我们用的教材是天大的,我可以就你这个数据帮你算下,选择一个换热器,过程还得你自己补下,因为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教材,具体什么格式~~~不过这个很复杂的,得核对K和Re 根据你的数据可以算出φ。
评论列表